农历2011年最后一天,我收到一条珍贵的祝福短信, 东平黄河出湖闸管理所庞口闸管理员张宗勇为我送上新年的祝福,希望我有时间多去涵闸,因为我的报道让他和周围的人感到了温暖。这是我今年春节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 清晰记得去庞口闸采访那天的情景。我骑着电动车从单位出发,走在颠簸的乡间小路上,半途时电瓶没电了,时间因此被耽误了。当到达闸上时,年轻的85后涵闸管理员张宗勇早早地等在门口了。通过交谈,我倾听了小张在涵闸的点滴故事。他在位置偏僻,生活枯燥而艰苦的涵闸守闸、护闸、养闸,默默坚守,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一位年轻涵闸管理员的责任与担当。采访回来后,我及时采写了通讯《无悔的青春耀涵闸》。文章在中国水利报、黄河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曾引起不小的反响。自此,我与小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脂粉何如泥土香,质朴自然胜矫情。我始终认为,鲜活的新闻是走出来的,新闻的源头也是从泥土的一线找出来的。众所周知,新闻细节真实、好看、动人,可要找准细节真不容易,需要敏锐的新闻观察和洞察力,去一线亲身感受才行。今年元旦,当我在南水北调八里湾泵站工地采访时,眼前的工地就如一摊烂泥窝。走在泥泞的工地上,脚下像长了吸盘一样,每行动一步都特别困难。采访归来,我一闭眼,脑海里全是黄河职工在工地奋战的忙碌场景,一幅幅施工画面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里不断闪现。由此,《元旦,走在感动的工地上》一文,几乎是一气呵成,并以最快的时间发表,与读者形成共鸣。我深刻地认识到,坐在办公室里,编出来的新闻,即使再推敲、再修饰,也难打动人心。 在采写基层稿子的过程中,正是那跳冰湖救落水群众的黄河派出所民警、拾金不昧的收费站职工、参加国际龙舟赛奋力划浆的黄河职工、顶风冒雪的堤防养护职工,让我找到了写作的灵感,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充实。而收获还远不止这些,在与一线职工敞开心扉的交谈中,体会到奉献基层的能力和智慧;在相濡以沫的共处中,我体验着新闻写作同行们的艰辛和奋进;一个微笑,一次握手,一杯热水,不仅是一种信任、期待,更让我汲取了一股无穷的力量;火热的一线,生动的基层,让我永远停不下写稿的脚步。 还记得电影《女人香》的男主人公说过的话,“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都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但我们不去选它,因为我们知道,正确的路有多难走。”我真切感受到,在石洼闸守闸近四十年的石如贵,无悔地将一生奉献给黄河涵闸,他用一生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路,也给我指引了前进的道路。我感谢基层给予我写作的源泉,它让我看到了身边最美的风景。我将沿着这条正确的路一直走下去,做一名脚下永远粘满泥土的通讯员。(毛明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