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4631|回复: 2

[东平历史] 东平湖水库的历史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73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0-5-21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平湖水库的历史沿革

● 丁永林

    东平湖水库地处鲁中山区与鲁西南平原交接地带,黄河与汶河冲积平原相交的条状洼地处,黄河下游宽河道与窄河道过渡段右岸,上距桃花峪357公里,下距入海口约430公里,目前是调蓄黄河、汶河洪水的关键工程设施。

    东平湖一带自古就是黄河下游的一个自然滞洪区,从古至今大致经历了特殊地质结构的形成、近代东平湖的历史演变和修筑东平湖水库三个阶段,以下谨就期间的历史沿革予以回顾。

一、特殊地质构造的形成

    东平湖一带在地质史上原是一片汪洋,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在古生代末期,最终脱离海洋而上升为陆地。

    中生代末期,强大的造山运动(地质史上称为燕山运动)使它处于泰莱山系的隆断区和徐州拗陷区交接地带,受不同方向应力影响,形成了从南到北的大断裂带。

    新生代第四纪起,黄河开始泛滥,这里因处于黄河下游,长期为黄河泥沙淤积,地势日渐增高,低矮的山头为泥沙所覆没,较高的山峰则保留在泥沙之上,逐渐形成了由山地、丘陵、平原、湖洼交错的地貌特点,其东北部是泰山系的群山和丘陵、平原,北、西、南与华北平原相接。

    汶河水系的古河道自东向西呈扇面分布,形成向西微倾的坡状地势,古济水及黄河泛道自西向东北流来,两个扇面交接地带形成向中心倾斜的微地貌。

致使该地区成为东西两面的地表水、地下水汇集的湖盆式洼地。

二、近代东平湖的历史演变

    (一)“禹陂大野”

    据考古研究和史籍记载,人类在今东平湖这一带繁衍生息甚早,这里沉淀了远在45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而人类在这里定居开发应归功于“大禹治水”,是“禹陂大野”,才使得人类在这里定居成为可能。

    最早记载人类开发这一带的史籍是《尚书·禹贡》。书中说:“大野既潴,东原厎平”。清初胡渭在《禹贡锥指》中注释说:“东原乃汶水下流,禹陂大野,使水得所停,而下流之患以纾,又竣东原之畎浍,注之汶济,然后其地致平,可发耕作也”。

    “原”指高而平的地面,“野”指底而平的地面,上述书中说的“东原”指的是古汶水下游冲积扇地区;“大野”指的是作为古济水和黄河冲积扇的“中原”与“东原”的过渡地带,即这一带洼地的“湖盆”底部。具体位置,按《辞海》所说“东原”在今山东省东平县、汶上县、宁阳县一带;“大野” 即《左传》中“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的“大野”,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陂”即“池塘的岸”, “禹陂大野”就是大禹治水时把大野这一带洼地辟为“滞洪区”——大野泽,把东原之水疏导到大野泽,遂“东原厎平”—— 东原一带水患缓和而土地涸出,可以耕作了。

    大野泽又称钜野泽、巨野泽,其水源主要是古济水和来源于泰莱山区西坡的古汶水。古汶水来源相对稳定,而古济水是黄河的一个分流水道,因此,大野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水势大小及其变化,直接受黄河决溢及河道变迁的影响。

    大禹治水以前,因济水入海通路不畅,常顶托古汶水的下泄而在东原一带漫溢,因此古称东原为“泽国”。正是因为“禹陂大野”,东原一带才沉淀下“青堌堆类型的文化”。而这个时期,黄河处于北流和东北流最稳定的时期,所以此一时期大野泽水面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从梁山东北12.5公里处的青堌堆村和梁山西北11、5公里处的贾堌堆村附近的“青堌堆类型的文化遗址”来看,梁山东部和北部都应是“禹陂大野”的收益地带,说明当时的大野泽应位于梁山以南地区。

    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后二十年始塞”。这里说的是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瓠子(今濮阳西南刘堤口一带)决口,溃水经濮县(今范县濮城)、鄄城、郓城、巨野注入大野泽,又溢出夺泗水、淮河入黄海。决口屡堵不闭,行河达23年之久,至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刘彻亲临现场监督才将决口堵住。这是黄河流经大野泽的开端。自此,补给水量大增,大野泽一带一片汪洋。

    汉代,古济水是东北、东南主要漕运贡道,大野泽也就成为水运交通枢纽。一直到东晋时,桓温、刘裕还曾加以疏浚,以作向西北用兵运粮要道,其来水绝不限于“禹陂大野”时古济水的水量了。所以当时才有“钜野湖泽广大,南通洙泗,北连清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的说法。唐初《元和郡县志》亦载,“大野泽在钜野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若按上述说法,今日的梁山、东平、嘉祥、汶上、郓城、巨野、济宁一带,都是后期大野泽的波及之地。

    所以,《辞海》说:“大野泽,古泽薮名。又名巨野。《书·禹贡》:‘大野既潴’。《周礼·职方》兖州:‘其泽薮大野。’《左传·哀公十四年》:‘西狩于大野。’即此。故址在山东巨野县北,古济水中流在此通过,向东有水道和古泗水相接。东晋时桓温、刘裕曾加疏浚,以利漕运。唐湖面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五代后南部涸为平地,北部成为梁山泊的一部分。”

    (二)梁山泊沧桑

    从唐末、五代一直到北宋初年,由于长期战乱,黄河因失治而频繁决口。据史料记载,宋初从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到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的25年间,黄河只有九年没有明显的决溢记载,其余年份都是多处溃决。此后黄河下游河道越来越不稳定,一直到北宋末年向南大改道的140年间,有记载的主要决溢年份就有35年,并有一年数决和多年不能堵复的记载。在五代以后的决溢中,于滑、澶、濮、魏等州河段南决,黄河水一般都要沿济水、濮水故道流入大野泽,携带大量泥沙的黄河水使大野泽盆底涸高,水面北移,逐步形成了一个以“梁山”为中心的大湖泊。这就是《水浒传》上描写的“周围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遥天”的梁山泊。

    梁山泊形成以后,历经几百年之久,至元末堙灭。在此期间,情况变化很大,依水势盛衰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

    从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到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梁山泊成为黄河河道。黄河从澶州曹村向东汇入梁山泊,自梁山泊分为两派:一合南清河入于淮,一合北清河入于海。这一时期,梁山泊水势盛大,时有“梁山泊八百里水”之说(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三十)。《宋史》也有“绵亘数百里”之载。据史志和有关资料记载,宋时的梁山泊南到今巨野县城北10公里处,东南到嘉祥梁宝寺一带,东到梁山东北10公里处,北到梁山北35公里的斑鸠店一带,西到今黄河十公里,方圆(周长)约200公里,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左右。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杜冲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这一时期正当黄河从北流转向南流夺淮入海时期,《金史·河渠志》只简单地记载:“金始克宋,…….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实际上,一直到金末元初,黄河下游常处在多股并流,“水东南行,其势甚大”,北流从微到绝,有时夺颖、涡、濉、汴分流入淮,有时又沿濮、济夺泗由最东的一条入淮水道独流入海,这是黄河最不稳定的时期,也是梁山泊从盛到衰的时期,水至则“漂没千里,复成泽国”,水退即“涸为平陆,安置屯田”。如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河决阳武,由郓城东流汇入梁山泊;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河决李固渡,水溃曹州城”,“分流于单州之境……,新河水六分,旧河水四分……”(《金史·河渠志》)。但到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因“黄河已移故道,梁山泊水退,地甚广,已尝遣使屯田”(《金史·食货志》)。到了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从今河南省阳武决口,在梁山泊分流,北流入渤海,南流入黄海,达十年之久。元世祖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黄河在今河南省原阳决口,致使黄河全部夺淮入海,梁山一带被淤平。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5月,黄河在今山东省曹县西南白茅堤决口,“济宁、曹、郓间漂没千里”,梁山一带水势一度盛大,但为日不久。

    此后,梁山一带逐渐失去黄河水的大量补给,由于多次黄河行洪,泥沙淤积,水面大大缩小。到朱元璋推翻元朝统一中国后,梁山一带仅剩下几个离开梁山的分散的小湖和洼地,只是在黄河洪水泛滥情况下,涸出的耕地又遭淹没灾害而已,已不再是常年积水的八百里梁山泊了。

    (三)北五湖兴废

    北五湖系指安山湖、南旺湖、蜀山湖、马踏湖、马场湖,相对于南四湖而得名,源于古代大野泽,本是梁山泊的一部分,随着梁山泊的逐步堙涸而逐渐形成于元、明时期,成为途径今东平湖一带的大运河开发利用的水柜,起着蓄水济运、调节运河水量的作用。

    安山湖。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开挖由安山至临清的会通河,南接济州河,引汶水北达临清御河(今卫运河),把济水截为两段,谓之“引汶绝济”。致使汶水和古济水交汇屯滞于安民山(今梁山县小安山)脚下而成湖,故称为安山湖,萦回百里无定界。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决原武黑洋山”,“漫入东平(今梁山县境内)之安山,淤安山湖”。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宋礼重浚运河时创筑安山湖堤,“引济渎入柳长河为湖源,蓄水最盛,并建两闸,出水济运”。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踏四界周长八十四里三分”。万历十六年至十七年(公元1588-1589年),“筑安山湖堤四千三百丈”。自明中叶,“许民耕种,然低洼之区周三十八里,湖形尚存”。明泰昌元年(1620年),重修水柜,“诸湖水柜已复,安山湖且复五十五里”,“建有八里湾、十里堡、蛇沟、通湖四闸济运。明末淤废”。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97年),“靳辅提请安山湖听民开垦佃种,输租充饷,此水柜遂废。凡开地九百余顷”。

    南旺湖。据《禹贡锥指》载:“湖即巨野泽之东端,萦回百余里。宋时与梁山泺(泺为泊之古体)合而为一,亦名张泽泺”。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开挖由任城(今济宁市)至安山入济水的济州河以通漕运,南北穿南旺湖而过,将南旺湖一分为二:运西部分称南旺湖,周九十里,运东部分称南旺东湖,周近一百里。

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重浚会通河时,筑戴村坝引汶水经小汶河至南旺分水济运,小汶河穿南旺东湖入运,又将南旺东湖一分为二,小汶河以北称马踏湖,周三十四里;小汶河以南谓蜀山湖,周六十五里;运河西岸的南旺西湖则独享南旺湖之名。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筑南旺湖堤,周五十一里。

    蜀山湖因容纳不了小汶河水,在湖堤和运堤连接处筑设了滚水坝,名冯家坝,为蜀山湖溢洪道口门,当汶水满湖时,通过此坝滚水入济宁西,沿运河洼地逐渐形成了一个新湖,因湖区原有草场养马,故名马场湖,明时周四十里,到清初达周六十里。马场湖的济运作用主要是补蜀山湖之不足。

    马场湖除接受蜀山湖溢水外,还通过洸河、府河接受汶泗二水接济。后来冯家坝被堵闭,府河淤浅,湖区至清末放恳,不再蓄水。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兰阳(今兰考县)铜瓦厢决口,洪水向北倾注,分三股至张秋穿运河,在东阿鱼山处夺大清河(即古济水入海水道)入海,结束了长期夺淮入海的局面。因北有金堤屏障,南无堤防挡水,黄河在鲁西南一带漫流了20年。

    这次黄河决溢改道不仅给这里造成毁灭性的灾害,洪水及所挟带的大量泥沙,破坏了这一带的自然水系,部分洼地扩大为积水面积,也有部分积水区变为良田。安山湖、南旺湖日益缩小,大部分都成了可耕之地。

    建国初期,南旺湖、蜀山湖、马踏湖作为汶河的滞洪区面积尚有12万亩左右,50年代常年积水,一般年份水面还保持6万亩以上,仅苇田占地就近5万亩。1959年6月堵塞了小汶河,截断了汶水的水源补给。60年代中期以后,时逢枯水年系列,雨量显著减少,加上大搞挖河排水,提倡井灌而过量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普遍降低8米左右,以致地表积水已基本消失,大片湖面逐渐被恳为农田。

    (四)近代东平湖的形成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在东阿鱼山处夺大清河入海。此时,正值太平天国和捻军农民革命正盛,清政府极力扩充军队进行镇压,无力旁顾治河,对堵口改河之争长期议而不决,仅采取劝民筑埝、自卫田庐的措施,以致决口以下20年未有正式修筑堤防。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山东巡抚丁宝桢主持修筑障东堤(即现在的南金堤),该堤最下端为黄河与大运河交汇处的十里堡。地方政府又将该堤下延至杨闸下首黄庄。未及十年,十里堡以下的堤防冲决,遂没有再向下修堤,只有群众为了自保而在山口之间修筑的防御能力很低的民埝。

    “黄河初入山东循大清河而去”,“横截汶水归海之路”,“汶即不能北注,旋流泛滥,遂使东平良田数千万亩,尽付波臣”(1915年山东南运河疏浚事宜筹办处第一届报告),使广大干涸的土地又漫溢成巨泽。以致在这一带洼地形成一新的积水区,即现在的东平湖老湖区。随着黄河淤积抬高,洼地积水面积日益扩大。当时,新形成的这一积水区,称“积水洼”。

    “东平湖”第一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在民国22年(公元1933年)12月21日民国政府召开的运河讨论会上的《黄淮运河整理计划初步报告》中:“东平湖的高度(江淮水准)洪水位38.9米,湖底高程37.2米,容水量11880万立方米,集水面积洪水位229平方公里,低水位167平方公里”。但此时这一带群众仍统称洼而不称湖。如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出版的《东平县志》所附山河图上,在安山镇以北的大片积水地称为积水洼(或土山洼),以南称为安山洼,以东称为冯范二洼。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和湖区群众为了寻求国家投资治理和救灾免征,所以不承认东平湖是常年积水的自然湖泊。直到1939年春,为了更有效地领导东平湖西地区的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东平湖西中心区委员会成立,东平湖的名称才普遍沿用下来。

    东平湖形成以后,由于通过清河门和十里堡以下山口与黄河相通,成了黄河的自然滞洪区,带来了大量泥沙淤积在进出口一带,壅高了蓄洪水位,并使湖水向外排泄日益困难,底水位增高,淹没范围逐渐扩大。当地群众为了防止黄河、汶河洪水灾害,先后自发地培筑了许多御水民埝,其中主要的有:大陆庄民埝,安解民埝,西汪民埝,徐毛民埝,金山坝,黑虎庙(东平县)围堤以及各山口民埝等。这样,东平湖水面即被临时限制在了一定范围——“西以运河西堤为界,东沿运河东堤至安山镇经旧临黄堤(即安解民埝)与清河堤相连”的以北地区(《东平湖志》)。

    民国27年(公元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在河南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后,黄河改道南流夺淮入海,山东黄河断流,东平湖基本干涸,大部分被恳为农田(《东平湖大事记》)。

三、修建东平湖水库

    (一)从“把黄河粘在这里”说起

    修筑东平湖水库的背景是新中国治理黄河指导思想的确立,而新中国治理黄河指导思想的确立是以人民治理黄河第一代“河官”王化云提出的“把黄河粘在这里”为立足点的。

    1950年1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河南开封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河工作会议,会议正式提出了治理黄河的最终目的和任务是“变害河为利河”的指导思想,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作为黄委会主任的王化云第一次提出了“把黄河粘在这里”予以治理的观点。

    早在1946年2月22日,中国共产党冀鲁豫区党委和冀鲁豫行署决定成立治河机构,开始叫黄河故道治理委员会,不久即改为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主任就是王化云,所以,他是人民治理黄河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王化云在学校是学法律的,但几年来注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刻苦研读历代治河方略,虚心向老河工、水利专家学习,在实践中,懂得了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等基本特性,逐渐由外行成为内行。他认为,历史上黄河频繁决口改道,一次次造成了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惨局面。如今新中国成立了,我们必须扭转黄河千年为害的历史,把害河变为利河,使两岸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搞好经济建设。要实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莫过于稳住现行流路,不再让黄河决口改道。

    1952年10月26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第一次出京巡视。在清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处的兰考县城北东坝头,毛主席问:黄河6年没有决口泛滥,今后继续把大堤和坝埽修好,黄河会不会决口?陪同者王化云回答道:“近几年没有遇到异常洪水,如遇到大洪水,还有相当大的危险。”回答中王化云说起了1843年黄河发生特大洪水,陕县流传的一首民谣: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带万锦滩。这时,毛主席笑着问:黄河涨上天怎么样呢?王化云说:“不修大水库,光靠这些坝埽挡不住。”

    (二)从自然滞洪到东平湖蓄洪区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改走现河道,不仅是近代东平湖的成因,整个原梁山泊地区亦全部被洪水吞没。从此,这里便沦为“黄泛区”,灾情严重。虽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上自东明县谢寨下至今东平县十里堡修筑了障东堤,因以下河道本来是原大清河河道,“深阔均不及黄河三分之一,寻常的水,业已漫溢堪虞”(《再续行水金鉴》),加之河道淤积,泄洪不畅,仍不断决溢为害,从1875年至1949年就淹及这里15次!

    1947年3月15日,花园口黄河大堤合龙,黄河全部回归故道。黄水于3月18日流入东平湖与汶水交汇。由于山东黄河堤防多年失修,破坏严重,东平湖区原有堤防除老运河两岸运堤外,其他民修民守的山口隔堤和湖区民埝,因黄河南徙期间湖区大部分土地干涸还耕而残破殆尽。黄河归故后,地方政府曾局部自发地伧促整修堵复,但标准很低。及至1949年汛期,黄河连续出现洪峰,到9月14日花园口又出现流量123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水位超过1937年洪水1—1.5米,先是由清河口、荫柳棵一带倒灌入湖。15日马山头民埝决口,16日大陆庄民埝决口,黄水进入东平湖,湖水位急剧上升,以致运河东西堤或漫或决,几乎全线过水,湖水位最高达44.86米。不仅东平、梁山等滨湖地区有964个村庄、78万亩(梁山资料89.66万亩)耕地受淹,而且附近的郓城、嘉祥、济宁、巨野等县,也有部分土地被淹,遭灾面积2000平方公里,影响耕地150万亩,灾情异常严重。

    但经过上述自然滞洪后,对下游减轻洪水威胁、保障堤防安全起到了显著作用。所以,1950年7月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关于防汛工作的决定》中,将东平湖和梁山一带确定为黄河自然滞洪区。

    当时这一地区分属于山东、平原两省管理。1949年大水过后,当地政府为防止滞洪面积继续扩大,平原省在东平湖南沿金线岭高地修筑了二道防线,名为“金线岭堤”;山东省在湖东一带自北而南也修建了二线提防,名曰“新临黄堤”,分别增加了蓄洪面积作为第二滞洪区;同时抢修堵复了原第一防线的湖、运堤缺口。

    1951年5月,政务院决定,在这一地区修筑分滞洪工程(即东平湖蓄洪区)。1952年,滞洪区工程由黄委会统一规划管理,1月份编制下达了《东平湖防洪计划书》,提出的治理原则是:“确保二道防线,维护一道防线。”并要求二、一道防线分别超高1949年洪水位2米和1.5米。据此要求,于1952年春、冬两期重点加修了第二防线的新临黄堤和金线岭堤,加固补修了东、西运河堤和旧临黄堤。

    1952年底,平原省撤消,全部工程由山东河务局接管。1953年和1954年两个汛期汶河来水均偏丰,1954年经历了黄、汶洪水遭遇造成第二滞洪区东平部分开放蓄水。根据这两年暴露出的问题,山东河务局于1954年9月编制了《东平湖蓄洪区加强堤防草案》。该草案考虑了黄、汶洪水遭遇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蓄洪区的保证水位:第一滞洪区43.5米,第二滞洪区44.0米;堤线培修要求:第一线超高1.3米,第二线超高1.5米。该项工程连续施工三年,自1954年开始至1957年讯前基本完成。

作为国家防洪工程,东平湖蓄洪区从1950年开始,经历了地方治理和国家统一培修,至1958年讯前(即改建水库以前),总面积943平方公里,调蓄洪水能力35亿立方米。涉及东平、梁山、汶上、郓城4县,人口40万,耕地116万亩。

    (三)东平湖水库的初建

    东平湖蓄洪区改建为东平湖水库,是作为位山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的,这里有必要回顾一下该工程的兴建缘由。

    1955年7月18日,国务院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关于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报告》后,同年7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批准。该规划提出了梯级开发方案,即在黄河干流上修建46级水利枢纽工程,其中,山东河段的位山一带被选为待开发的梯级之一,并改建东平湖蓄洪区为反调节水库。由于黄河下游北岸地区属海河流域,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海河流域治理密切相关,因此,1957年4月,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院首先编制完成了《海河流域规划要点报告(初稿)》,其中关于黄河下游治理开发问题,提出了兴建位山水利枢纽和东平湖反调节水库的具体方案,并比较论证了枢纽坝址和建库指标。同年11月3日,水利部《关于三门峡水利枢纽问题》向国务院的报告中提出:在三门峡水库第一期工程完成后,位山枢纽安排在1962年开始修建,1963年完成。

    随着山东沿黄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需要,经中共山东省委及山东省人委组织有关部门对海河流域规划进行了多次研究并提供了补充意见后,于1958年1月13日向国务院提出《关于提前修建位山枢纽的报告》,要求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内施工完成。并要求在枢纽修建前于1958年开始修建北岸渠首进水闸,先行无坝引水以扩大灌溉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同年4月12日,国家纪委以农王字第445号文批复:“同意将位山枢纽工程列入第二个五年计划(草案)。为了提前引用黄河水源,扩大灌溉,位山进水闸及灌区工程同意列入1958年水利建设第二本帐。”据此,1958年4月14日,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建立山东省黄河位山工程局,办公地点设在东阿县关山村。于5月1日开工,先行修建北岸引黄闸及灌区。

    1958年7月17日,花园口站发生22300秒立方米的大洪水,7月19日上午,清河门开始倒灌入湖。由于洪水上涨很快,下午漫滩水即冲开银马、郑铁、子路等山口围埝,洪水大部分进入湖内,部分绕过斑鸠店顺清河口回归黄河。7月20日12时,孙口站洪峰流量15900秒立方米时进湖流量大增,湖水位急剧上涨,到21日23时安山水位涨至44.81米,超过保证水位1.31米,高出设计堤顶0.01米,最严重堤段高出堤顶0.2-0.4米,又加遭遇五级东北风袭击,部分堤段波浪越堤而过,形势十分严峻。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在洪水到来之前的部署,原安排东平第二滞洪区进行蓄洪的准备,由于后续洪水不大,洪峰瘦削,总量较小,汶河未来大水,天气晴朗等情况,遵照黄河防总决定采取“依靠群众,固守大堤,不分洪,不滞洪,坚决战胜洪水”的方针。沿湖党政军民全力以赴,奋战6昼夜,才转危为安。

    1958年汛期黄河大水后,为尽早解决特大洪水对下游堤防的威胁,山东省于1958年7月26日又向国务院报送了《为争取防御黄河2900秒立方米洪水提前修建东平湖水库工程规划和施工意见》,经国务院批准提前修建东平湖水库。

当时,东平湖水库工程设计的主要工程项目及规模是:

    1、围坝工程:水库东北以群山为依托,将不连续的山口全部修作隔堤堵复,使河、湖分家,临湖堤全长11.78公里;从徐庄到国那里一段长10.471公里,既是临黄大堤也是围坝;西坝段为保护梁山县城、减少淹没损失,将原梁山滞洪区缩小了一半,从国那里向南到金线岭堤的司垓长33.46公里,全部是新修围坝;南坝段全长12.10公里,其中利用原金线岭堤8.27公里,其余3.83公里为新修围坝穿过老运河与原新临黄堤相接;东坝段从张坝口沿原新临黄堤北行绕东平老城至马口接大清河南堤至武家漫全长32.2公里,全部利用旧堤加培,其中,利用新临黄堤培修15.05公里,利用清河南堤培修8.0公里,在大清河南回水堤上培修9.15公里。以上全部环湖围坝共长100公里。土坝高一般为8-10米,库区总面积由原蓄洪区面积943平方公里减到632平方公里,比原第一、第二滞洪区总淹没面积减少了1/3,设计蓄水位最高为46.0米,调蓄洪水能力由原滞洪区的35亿立方米,提高到40亿立方米,比原蓄洪能力增加21.2%。

    2、进湖建筑物群:原规划除了进湖闸外,还有穿黄船闸等建筑物。由于全部工程量大,“三材”缺少,施工力量不足等因素,黄河勘测设计院1958年12月提出的变更方案,只兴建耿山口、徐庄、十里堡进湖闸三座。当时为了节省三材和投资,把其中耿山口、徐庄两座进湖闸选在岩石基础上,但闸前滩地引河较长,水流不顺。并由于受漫滩泥沙淤积影响,进水受到一定限制,未达到设计能力。

    3、出湖建筑群:原计划包括出湖闸、出湖电站、出湖船闸等建筑物,第一步先安排修建陈山口出湖闸一座。

    按照位山枢纽工程的总体规划,整个工程包括拦河枢纽工程、北岸引黄灌溉工程、东平湖调节水库三大部分。由于工程的施工在当时“大跃进”形势下,为了加快进程早日发挥效益,于工程规划的同时的1958年5月1日即提前开工。同年10月1日北岸的灌区基本完成;10月25日水库围坝土堤筑成,1959年继续修筑围坝石护坡;1959年10月7日陈山口出湖闸竣工;同年11月建成拦河闸并开挖截流引河,12月9日黄河顺利截流改行新河道。此后,连续施工至1960年秋,耿山口、徐庄、十里堡3座进湖(库)闸先后建成。

    至此,东平湖滞洪区被改建成中国最大的一个有控制蓄泄的平原水库。

    (四)初次运用受挫

    自1958年以后,“黄河下游连续发生严重干旱,每到枯水季节灌溉用水与黄河水量不足的矛盾表现的十分突出”,1960年适值黄河三门峡水库和位山枢纽工程基本建成,所以,黄河防总《关于1960年黄河防汛工作意见》明确提出:“以防洪为主,防洪用洪并举,在保证黄河不决口的前提下,尽量利用下游闸、库和生产堤大蓄洪水,大淤荒地,战胜自然灾害,扩大灌溉和耕地面积,为农业大丰收创造有利条件”。在上述背景下,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决定:“抓住整个汛期的有利时机,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利用东平湖蓄水,蓄水位达到大沽零点45.0米高程”。

    按照上述部署,1960年5月拦河闸开始关门雍水,以抬高位山引黄水位;库区27.6万人全部动员撤离;7月26日蓄水运用,先开启徐庄、耿山口两闸放水,8月31日又开启十里堡进湖闸分水,三闸最大进库流量1250秒立方米;7月28日爆破二道坡开放梁山新湖区,8月5日爆破刘口开放东平新湖区,到9月17日最高蓄水位为43、5米,蓄水量达到24.5亿立方米,到11月9日以后,陆续开放进出湖闸分别向黄河泄水,当年底蓄水位42,5米,这一水位一直保持到1961年三月,当年汛前水位才降到41.0米高程。到1963年二级湖堤堵复,刘长河闸建成放水后,新湖区方降到40.0米以下,大部分土地恢复耕种。

    位山枢纽自1959年冬黄河截流投入使用后,原没有预料到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

    1、由于同时规划的干支流拦泥水库尚未建成,河道来水来沙条件并未得到改善,以致位山拦河枢纽的泄量显然偏低,远远不能满足近期防洪的需要,并由于枢纽工程曾一度雍水运用,造成回水河段大量淤积,如截止1962年底,拦河闸以上的滩地平均抬高了30-40厘米,是整个黄河下游河道升高速度的3倍,降低了河道排洪能力。

    2、北岸灌区管理不善,造成了大面积次生盐碱化,粮食产量下降,被迫停灌。

    3、水库围坝工程质量低,蓄水后普遍出现渗水、管涌险情,难以保证安全运用;蓄水后打乱了滨湖地区水循环规律,地下水位明显提高,几十万亩耕地沼泽化、盐碱化;库区27万多移民生产生活无力妥善安置处理。

    鉴于上述难以克服的问题,1962年水电部批准东平湖近期运用以“黄河防洪为主,暂不蓄水兴利”。对于位山枢纽的改建,1963年10月21日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听取汇报,国务院以(63)国计字第699号文批复水电部:“同意破坝方案”。12月6日拦河坝破除,恢复老河道行洪。

    自此,拦河枢纽建筑已失去效用,遂即封堵废置;北岸引黄工程亦因不再依靠雍水引灌而脱离位山工程体系,自1964年起另成系统独立管理;东平湖水库遂成为黄河下游专用防洪水库,着手改建。

    (五)水库改建为“二级运用”

    早在审查论证位山枢纽改建方案时,黄委会于1962年11月和1963年5月曾两次编制《东平湖水库运用规划》作为附件随同上报,规划中提出了分级运用的方案和蓄水指标。1963年10月,国务院在批复破坝方案文件中同时批示:“同意东平湖采用二级运用,最高滞洪水位为44.5米,隔堤高程46米。”同年11月,国务院又以(63)水电字第788号文《关于黄河下游防洪问题的几项决定》中批示:“继续修整和加固东平湖水库围堤。东平湖目前防洪运用水位按海拔高程44.0米,争取44.5米,整修加固后运用水位提高至44.5米。”据此,自1963年冬至1965年首先安排完成了围坝重点段加固工程、二级湖堤加修工程以及返库移民安置工程等。

    所谓“东平湖采用二级运用”,是根据“水库不仅负担黄河分洪任务,还接纳汶河全部来水,根据黄河和汶河洪水情况,一般洪水多,特大洪水很少,黄汶较大洪水相遇的机率更少”的实际情况规划的。在水库内设置二级湖堤,将整个水库划分为一级湖区和二级湖区两部分,黄汶一般洪水仅用一级湖调蓄,遇较大黄河、汶河洪水或黄汶洪水严重遭遇时,才考虑运用二级湖蓄洪。

    二级湖堤是在原运西堤和旧临黄堤的基础上培修的,1958年前原为东平湖蓄洪区的第一道防线,水库建成后划入库区放弃了修守,1963年水库改为二级运用后,又按原线进行了修复,并定名为“二级湖堤”。由于水库蓄水时对原堤破坏较大,又加当时积水未消施工困难等原因,以致复修工程持续进行了3年,至1965年底始告完成。本次复修局部调整了线路走向,中段在原安山镇附近填堵了老运河口,使原运河西堤与旧临黄堤连成一体;西段过戴庙后由原在十里堡闸下与黄河堤相接改为在闸上与黄河堤相接。复修后的二级湖堤西起黄围坝段,向东经戴庙、二道坡、八里湾、原安山镇,越老运河口,经黑虎庙(东平)至解河口与湖东围坝相接,总长26.73公里。修筑标准为顶高46.0米,顶宽6米,边坡1:2.5。

    1966年6月10日,国务院批转水电部的《关于1966年黄河下游防汛及保护油田问题的报告》中提出:“东平湖现有进湖工程的进湖能力不足,为增大进湖能力拟在石洼增建东平湖进湖闸。”据此山东河务局于同年10月8日提出《东平湖水库石洼进湖闸初步设计》报部批准。1967年1月31日至2月2日,水电部在北京召集了黄委会及山东河务局有关人员开会讨论建闸问题,最后确定:“新老湖各建闸为宜,老湖闸进湖能力为1500秒立方米(即以后修建的林辛闸),新湖闸进湖能力为5000秒立方米(即指石洼闸)。”又决定:“同意在陈山口再建一座出湖闸(即以后修建的清河门闸)。”至此,山东河务局及所属位山工程局先于1966年东作为试点完成了国那里引水闸(后改为专用引黄灌溉闸),此后连续3年相继完成了石洼、林辛进湖闸及清河门出湖闸,使东平湖水库的运用条件得到了改善提高。1970年后重点对水库围坝进行了普锥灌浆加固,1973年增建码头泄水闸及调整湖区内的排灌系统,增修部分小型排灌涵闸,1975年开始挖泥船淤背工程以加强二级湖堤的抗洪能力。

    至此,东平湖水库改建告一段落,彻底变成了防御黄河、汶河洪水的蓄洪工程。

四、东平湖水库的现状与展望

    东平湖水库改建和职能定形以来,以“分得进,守得住,排得出,群众保安全”为目标的工程完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石洼、林辛进湖闸进行了修(改)建,解决了“分得进”的问题;大湖围坝、山口隔堤和二级湖堤坝体不实、土质不好堤段全部进行了抽槽换土,实施了后戗填塘工程、淤临淤背、固坝固脚,为“守得住”奠定了基础;增建(改)建了清河门出湖闸、庞口防倒灌闸和陈山口出湖闸、司垓退水闸、张坝口、八里湾、流长河、王台等排水闸,“排得出”已没有问题;库区反迁移民得到了妥善安置,修建、完善了“撤退”公路网络,切实做了“群众保安全”工作等。

    目前,东平湖水库总面积627平方公里,其中老湖区面积209平方公里,新湖区面积418平方公里,新、老湖防洪运用水位44.5米,相应库容30.42亿立方米,其中老湖8.82亿立方米,新湖21.6亿立方米。建有环湖围坝100公里,二级湖堤26.7公里,大型涵闸7座,山东黄河设计防御洪水标准为花园口站22000立方米每秒,控制艾山站下泄流量不超过10000立方米每秒,超量部分由东平湖分洪调蓄。成为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安全的重要工程之一。

    另外,南水北调工程正在建设中,其中东线输水线路基本沿用原京杭大运河故道,东平湖水库因处在线路的“脊梁”之上,一级湖被规划为黄河以南最后一个调节水库而常年保持一定水位。一级湖的被占用,等于东平湖水库减少了209平方公里的面积、8.82亿立方米的库容,“二级运用”的原则自然被打乱,但东平湖水库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全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改变,相关问题必然接踵而来。

    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在漫长的治水历史中沉淀下丰富文化的“东平湖”人,以其纯朴、切实、拼搏、责任、开放、协作等传统精神勇敢地迎接着!
赞赏是对作者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6-6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楼主非常喜欢历史。。  很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88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0-10-6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astpost

关于我们|业务合作|删帖与申诉|手机版|帮助中心|联系我们|简洁浏览|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东平生活网   联系电话:0538-2820087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66684567@qq.com 举报电话:0538-2820085

泰安大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东平生活网|泰安房产网|东平房产网|东平人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00499 |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02号

Copyright © 2009 - 2022 www.dongpingren.com All Right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鲁ICP备12026140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