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414|回复: 1

[原创文学] 远去的沸腾——农村孩子童趣之(五)文化娱乐闲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28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早已将书本塞进书包,只等歪嘴巴班主任说声“下课”,便一窝蜂地窜出教室,挤得班主任闪在旁边,笑眯眯地拍着后面孩子的脑袋:“别急,别急,赶得上。”不光我们,其他班的孩子也一样,老师们虽然不能象我们那样一路狂奔,也是夹着课本跟在后面屁颠儿屁颠儿往家急赶,当然也包括我们歪嘴巴的班主任。

  家家户户广播盒里已经在大街上搅成同一个声音:“各位听众,现在是评书联播节目时间,请继续收听刘兰芳播讲的长篇评书《岳飞传》”。随后一个铿锵嘹亮的声音响起:“上回书说到......”街上转眼便没有了人,如同被一阵旋风刮到各自家里去。往常这时应该在伙房(厨房)做饭的母亲也跑到堂屋来,将晚饭时间延后半小时。刘兰芳的声音满屋满院响起,一段宋时的传奇在入心入肺。岳家将慷慨忠烈、威武神勇,金人耀武扬威、欺人太甚。故事来来往往,一波三折、激魂荡魄,刘兰芳的声音同样情感充沛、于细处入微,于高处激昂,仿佛带着勾子,将每个人的脖子拉得直直的,耳朵竖得尖尖的,民族的情结和正义的情感随着里面一起迭宕起伏、九转回肠。

  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公社给每家每户安上了有线广播,将一个小方盒子(俗称“广播盒子”)钉在墙上。领导讲话、通知、新闻播报、农业科技都可以通过这个小广播完成。空闲时段插播一些文艺性节目。我们乡下愚钝,听不懂外面的世界,乐得无拘无束、自然消长,倒是插播的评书和戏曲成了巨大的诱惑。隔壁二大爷一副好嗓子,每天跟着戏匣子唱,竟能将《朝阳沟》唱个大概。姥娘(姥姥)一开始对这种先进的装备万般纳闷,总上考我:“小,你说这是怎么造的,不会是里面有个人说话吧,也坐不下呀。”我也正纳闷呢。

  我们那班主任是个铁杆的评书迷。对刘兰芳本人给予至高评价。在《岳飞传》播出期间,他有时讲着课话题就跑到那上去了,对我们说刘兰芳说评书时穿一身古人的战袍,就象是台上的人唱大戏。对《岳飞传》的一些情节他能完整地复述出来,可惜天生嘴歪,说话时总扑哧扑哧漏气,嘴角堆满口水,一不小心就会淌下来。其实他是个极好的人,在村里辈份又大,对孩子们充满爱心,学问也好,如果不是嘴上的缺陷,早就考大学去外地了。他几乎包揽了我们所有的课程,还教唱歌。嘴里不停漏着气,顺一句简谱,唱一句歌词,居然教会了我们不少时下流行的歌曲。他就住在学校隔壁,院里一棵老梨树高高漫过墙来,每年一次果满枝头。我们便趁着中午或晚上用石头投上面的梨子,石头落到院子里,惊得他在屋里大喊:“小心砸着人,用杆子打。”

  稍后便有了收音机、八十年代有了录音机,更多的评书甚至广播电影充实在人们生活里,相互的谈话中增加了许多新鲜的词汇和内容。但第一台电视在村里出现之前,全村最大的文化娱乐莫过于看电影了。

  我们的学校就在村口,是全村唯一的活动中心。外地寄来的信件包裹、公社里来的通知消息,这里是中转站;社员们开会或搞活动,这里就是露天会场;如果要演电影,这里自然是最好的露天电影场了。

  正上着课,一辆摩托车(俗称“电驴子”)呼啸着从山口驶来,并不是速度快,是噪音大,在山里四面回响。不用猜,肯定是邮差的车,也是我们见过的第一辆摩托车。直到七八年后我们村才有自己的第一辆轻骑摩托。有的孩子站起来透过窗子迅速看一眼,被班主任喝斥一句赶忙坐下。其实他也正边讲课边向车响的方向瞧。

  车子很快便停在院子里,班主任放下课本迅速到院子里去。他是村里的接收员,邮差送来的信件报纸包裹等交给他就算交差,再由他念着谁家孩子的名字捎回家去。正好下课钟敲响,我们便一轰而出,将邮差团团围住,守着他的摩托车得闲摸一把。邮差一直是个黑脸发胖的中年人,厚道,对我们这种泥猴一样的乡下孩子从不厌烦,所以每次来也能得到学校的一杯热茶水。这次邮差又带来好消息:公社放影队捎信来,晚上到村里来放电影,让村里下午派人到山口迎接。

  公社放影队各村轮着放电影,两三个月才能轮一次,每次来都在村里掀起一轮电影热潮。我们村四面环山,一面朝天,单靠两个放影队员很难将沉重的放影设备拉上山来,需要派人去山下帮忙。

  不多时便听到村里的大喇叭开始广播了,大队书记的声音在村的上空反复响起:“社员们注意啦,社员们注意啦(有时候称“老少爷们们”),今天晚上8:00点钟公社里来演电影,都早点吃饭去看;各家各户要上好锁,注意防火防盗。再广播一遍,今天晚上......”。

  有了这样的好消息,后面的课基本就不知道怎么上的了,只盘算着放学后如何占地盘,晚上如何看电影。那时的学习压力与现在的孩子不可同日而语,大人们很少押过多的期望在上面,小学五年基本的内容就是玩儿,要不哪来这么多童趣?

  校园的正东面有两棵粗壮杨树,那是固定的拉影幕的地方。看电影最佳位置自然是影幕对面靠前的空地上。还不到下午便挤挤歪歪地用粉笔划满了框框,里面清清楚楚地写上自己的名字,有的还在里面压一块石头。有的孩子贪心不足,一人要占半个场地。我那时是村里孩子王之一,气力大,才不管这套,找个最佳位置,切一块出来。对方也不敢言语。

  中午便撒腿将这一好消息告诉家里人和前后左右的邻居,其实人家早就知道了。母亲有更多的考虑。大哥刚与一临村的姑娘相亲订婚,虽然那时他才十四五岁。按照习惯,一村演电影,周边村的男女老少也有不少人来看,想必未来的嫂子也不会例外。大哥已经到山外念书,母亲便将这一任务交给我,注意观察嫂子或者嫂子的家人来了没有,如果来了,就赶紧扛把凳子过去。这项任务太繁杂,我不干。母亲后来也觉得交给我不太放心,又找到叔家的姐姐反反复复叮嘱了不知道多少遍。母亲考虑得有道理,每逢演电影,村里订了婚的人家都这样,对平常的亲戚也如此。有的专门去人请,先请过来一起吃了饭,再一起扛着板凳去看电影。同是一伙从外村来看电影,人家有亲戚送的板凳做,没有的便会很没面子,尤其对已经成了亲家的人家。

  下午快放学的时候,电影队的放映车已经到了学校。就是一辆钢筋焊制的板车,上面装满了大小箱子。两名放映员一老一小正指导村里帮忙的在地上挖一小坑,埋一杆子,将电线、灯炮等缠在上面挂在空中。这些做完,便拿两根绳子一左一右从对面两棵杨树的枝权里扔过去,两棵树仿佛专为放电影长的,树身差不多粗细,两个枝权正好一般高,这样影幕便不会被拉斜。下面由放影员亲自动手,将绳子两头从影幕四个角洞穿过去,一起用力拉紧拴在杨树上。然后便由村里帮忙的抬着发动机,电影放影员抽着烟跟在后面,去隔壁院里布置发电现场,也就是我们班主任家的院子里,电线早就通过墙头甩到那边去了。之所以要在隔壁发电,最主要的原因是发电机的嗓音太大,和早先拖拉机的声音不相上下,只有远一点,才不至于影响演出效果。班主任作为热心的组织者和服务者,同时他家离学校又最近,放影员的饭便多数派在他家,吃喝由大队提供。从半下午(约三点钟左右)开始,村里已经派了人在他家里杀鸡炒菜,和面擀汤(面条,在农村客人来吃的第一顿饭多是面条,有“迎面汤”之说)。大队干部、村里帮忙的人员,当然还有我们的班主任肯定会坐陪。置办一桌象样的酒席,大肥肉片子可着造(吃)。

  我们赶紧将教室里自己的凳子、还有家里的板凳搬来,早早在属于自己的地盘里摆好。这个都不用大人吩咐,完全自觉自愿的行为。多余的便让给其他的孩子,或许能得到一把爆米花或生葵花子的报酬。有的孩子怕自己的凳子被一脚踢走,放了学便坐在那里死死守着,饭也不吃,直到家里大人边喊边找到学校里来,连推带拉地拽回家去。这时候离电影开演至少还有三个小时。孩子的心早就飞到影幕上去了。

  夜幕慢慢拉开。家家都提前吃了饭,小山村一改往日宁静。孩子们是夜的精灵,在校园周围狂欢乱叫。家家户户的大人们已经收拾好屋落庭院,锁好大门,相约说笑着陆续向学校走来。各处山口的路上,三五成群过来看电影的外村人大声喧哗着向这边汇集。有的还拿了手电,一柱光束从山上直射过来,校园这边有人同样用手电回应,叫声如狼嗥一般在山间起伏,惊得家家户户的狗汪汪乱咬。狗是通灵性的,尤其农村养的看家狗。有的狗跟了主人一同来到学校,主人在狗头上拍一把:“快回家去,看好门!”狗便哼哼着有点不情愿的样子,还是摇着尾巴返回去,一直到电影散场,那狗都会蹲在自家大门口,警觉地等到主人回来。

  校园里挤得满满当当,外村也来了很多的人。满院子里呼儿唤女,呼亲唤友,寻找着各自的人,手电筒的光柱来回摇曳。母亲不好意思叫未来媳妇的名字,领着姐姐象做特务一样四周转着寻找。

  那边院子里开始发电。发电机是一台旧式老柴油机。如果幸运,用绳子缠住转轮一拽就发动起来;遇到不合作的时候那就很麻烦了,特别是冬天,村里派上几个劳力(男青壮年)扒光了膀子轮流拽也不能发动起来。全场的人就这么等着,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天寒地冻,等得腿发木、头发晕、眼发胀、脖子僵直,没人抱怨。听得那邻院的发动电机“突突突”地暴响,所有人便欢呼起来,抖擞了精神,等着好戏开场。

  这次就非常顺利,几下发电机便发动了。紧接着杆子上的大灯泡亮了,晃得人眼睛睁不开,整个校院通明瓦亮。到处是攒动的人头,坐在凳子上搓着脚丫抽烟的男爷们,抱着小娃娃啦到天明都不知道疲倦的新老媳妇们,拉着手专爱扎堆的半大姑娘,拄着拐杖直不起腰的老爷爷、老婆婆,院墙和屋顶上也坐了不少人。还看到了我们的班主任老师,酒后红着小脸,张着歪嘴,晃着他那充满智慧的脑袋在校园里笑眯眯地转来转去。快四十了还没有女人,也许很难有哪个邻村的姑娘会在看电影时对他一见钟情。看电影成亲家的事儿还真有,不是男女双方一见钟情,是谁家的父母相中了人家的闺女或小子,事后便托人打听,托媒人说合,还真有说成的。

  放影员已经手脚麻利地将放影设备从箱子里一件件拿出来摆放好。特别那个神秘的投影机,对着影幕将光束打过去,可着幕布成一个方方正正的光亮,并调出最佳位置。所有人便不错眼珠盯着看,认为这就是非常专业的技术了,不是一般人能鼓捣得了的。大队书记就坐在放影员旁边,不住地给两位提壶倒水。能当上放影员是不敢想的美差,虽然他们也可能是从农村抽调的农民,要有文化的人才有可能。不用下地干活,能发工资计工分,还能吃香喝辣,让人羡慕得不得了。小叔就曾干过这行,四乡八村上门提亲的踏破了门坎。

  没看出电影马上要演的意思,虽然我们早就迫不及待,看来是在等时间。大灯泡亮着,周围绕着一团白气。还有人不断地赶来,有挤不开的跑到影幕背面去看。到处乱哄哄的,真不知道人们会有那么多话要啦。我扛来的板凳早不知被母亲拿到哪里去了,连我的小凳子也不知去向,只能搬块石头坐着。

  终于要到点了。放影员再次用投影机在影幕上对了对光,然后摸起话筒,向在场的群众报了报电影名。到底是新片还是旧片谁也搞不清,反正没看过,有片子看就成。又过几分钟,见大队书记凑近放影员说了几句,拿起话筒,先干咳上几声:“社员们,电影开始之前呢,我先讲两句。”然后将公社里的有关指示精神、村里的一些情况,农活安排等等絮叨起来没完。终于有人不耐烦了,扯着嗓子喊:“别开会了,今天是演电影。”别人便跟着起哄。都是庄乡爷们,担事儿。书记还要没完没了,书记的老婆也忍不住了,尖着嗓子;“你可别讲了,孩子们都睡着了,愿意讲回家讲去!”书记便只好收场,干咳两声赶快结了尾,将话筒还给放影员。

  杆子上的大灯泡光忽地就灭了。影幕上接着就出现了画面。那是一些幻灯片,讲一些农村科技或生活常识方面的内容。幻灯片没有声音,多数村民又不认识上面的字,需要放影员逐句逐句地念,有的还要解释,这就是为什么放影员需要文化人的原因。

  幻灯片放完。灯再次亮起,放影员手脚麻利地换上片子,灯再次熄灭,带着激昂的音乐,影幕上出现了放光芒五角星。有的人便高兴得叫起来,终于正式开演了,而且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战斗故事片。影片里的声音在空谷回响,所有的人都静下来,不放过影幕上的任何一个镜头。遇到稍微有点灰谐情趣的画面,所有人便非常夸张地笑出声来。山村人的生活,太需要文化的填补。小时候的电影从没见过有接吻的镜头,如果有不知道当时的人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稍微晚一点看《少林寺》,里面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表露就在当时村里掀起轩然大波,让少男少女们心里直慌慌,何况里面还只是个和尚。

  那多的老电影留下了那么多的童年记忆。看得最多的是革命题材《上甘岭》、《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小花》等。剧情片《柳堡的故事》、《五朵金花》;戏曲片如《天仙配》、《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还有一些其它题材。到后来便有了武打片,记忆中最早一部便是《少林寺》。看后立即在全村孩子中兴起一股武术热。我们年龄小的全都剃成光头,弄一根棍子,整天围成一群乱打。大人们也不制止,大约是看到电影上都在宣传,或许以后就兴这样。年龄大一些的便四处拜师学武,还真有拜到的,只是什么也没有学到。电影¬中那个含情脉脉的牧羊女成了少男少女们的偶象。连大人们也开始改变观念:看来以后找媳妇不能光顾腚大腰圆,脸上的模样更让人羡慕啊。女孩子甚至小媳妇也都编出牧羊女的发型,眼睛尽量弯着模仿人家的表情,傍晚放羊不再用人催促,手摇鞭儿不停在山坡来回。

  一场文化的大宴,让整村的大人孩子今夜无眠。电影散场时一般要到十二点钟左右。电灯重新开亮,照着村民们熬得有些发肿的脸,意犹未尽地离开现场。放影员摸起话筒宣布明天将到哪里放演。明天,我们也将会象邻村的人们一样赶到他们那里去看电影。来来回回,一场电影不知道要看多少遍。到后来,也不一定就是为了看电影,一路欢笑地走去,一路欢笑地走回。

  才几天的时间,各种文化娱乐传媒是如此得发达。再也不会有当年诸如评书《岳飞传》、电影《少林寺》、歌曲《故乡的云》、电视剧《渴望》、小说《人生》那样狂热与追捧。谁也不可能象以前的文艺者那样独领风骚,赢得所有人的心。在贫穷而纯朴的岁月里,人们执着而倍加珍惜;在挥霍而自我的年代里,人们冷漠而浮光掠影。诸如写作更多作为一种喜好或责任,不要再指望拿她养家糊口或扬名立万。

 
赞赏是对作者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0-8-28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怀念小时候听评书《小八义》的场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astpost

关于我们|业务合作|删帖与申诉|手机版|帮助中心|联系我们|简洁浏览|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东平生活网   联系电话:0538-2820087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66684567@qq.com 举报电话:0538-2820085

泰安大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东平生活网|泰安房产网|东平房产网|东平人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200499 | 鲁公网安备 37092302000002号

Copyright © 2009 - 2022 www.dongpingren.com All Right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鲁ICP备12026140号-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