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女 发表于 2014-4-10 00:20

毛泽东为什么说咱们东平的戴村坝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1965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山东党政主要负责人时称赞东平县戴村坝和其配套工程南旺枢纽工程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称赞当年策划、主持修建这一工程的白英为“农民水利家”。戴村坝和其配套工程南旺枢纽工程也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坝。

元代修建罡城坝

大运河流经东平始于元代,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北京后,为了加强与南方的经济中心联系,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开掘济宁至东平安山的济州河,130公里的济州河却是大运河地势最高的一段,最高处是南旺镇,人们将这里称为“南旺水脊”,北高临清,南高沽头各约百尺。郭守敬来到济宁、东平、临清等地考察,精心设计出了爬越“水脊”的方案。采用“遏汶入洸”,即在汶河上修建了堽城坝引汶水入洸河,洸水流至济宁,通过会源闸(又称天井闸)分流南北济运。会通河开通后,水源问题元代没有解决好。由于济宁地势比南旺约低5米,洸水入运河后,水流小时难于北流南旺段运道。水枯时经常断航,“终元之世,海运未罢”,南粮北运以海运为主。尽管如此,大运河还是给东平带来了莫大荣耀,沿运河大安山至戴家庙一带三十多里,都是京杭运河商贸经济和民间艺术的繁华带,意大利著名旅游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赞叹“这是一座雄伟美丽的大都市,商品与手工艺制品特别丰富。河中船舶往来如织,仅看这些运载着价值连城的商品的船舶吨位与数量,就会令人惊讶不已。”

明代修建戴村坝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决口,造成大运河淤塞。明成祖即位后迁都北京,而其一切供应几乎全靠东南,所以恢复大运河势在必行。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明成祖命工部尚书宋礼疏浚会通河。征调济南、兖州、青州等地民工十六万余人,自济宁至临清三百八十五里全面疏浚,其中汶上袁家口至寿张沙湾一段,废弃元代旧河,东移二十里另开新河,南北两端接旧河。

宋礼仍然沿用“遏汶入洸”这种济运水源方式。如遇天旱会通河南旺段水浅,影响漕运,这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对此,宋礼心情十分焦虑,于是他深入沿运察看水系、地形,访问群众。“布衣微服,访白英与彩山之阴。”

白英,生于公元1363年,山东汶上县白家店村人,以耕稼为业,自幼聪明好学,博古通今,精通地理水势。史书称他“博学有守,不求闻达”。当时在运河沿线每隔一定的距离,派驻一定数量的民夫,负责养护水利设施,每十名民夫设置一名负责人,称作“老人”。白英是汶上县的“老人”之一.由于常年生活在运河边,对于治水和行船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山东境内大运河两岸的地势和水情也十分熟悉。

白英被宋礼虔诚态度感动,根据自己十多年时间观察的汶上、东平、泰安等20个县州的地形水势,提出了“借水行舟、引汶济运、挖堵泉、修水柜”的建议,宋礼看到了救星,邀请白英主持这一工程。年逾半百的白英不辞劳苦,亲自规划指挥工程施工。在大汶河下游南岸选取了高程高出南旺地段13米,东依松山之麓,北岸西5里与龙山对峙的位置,筑戴村坝遏大汶河西流之路,迫使汶水南行,走高趋低,沿新开挖的近90公里的小汶河,直达运河的“水脊”汶上县南旺。在小汶河与运河交汇处的丁字口,筑砌了一道近300米的石护岸,还在河底部设了一个像鱼脊形状的“石拨”,由“石拨”冲击下来的汶水分流南北,民间所传的“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便是当时分流的比例。由于工程的庞大,白英积劳成疾,死在进京领赏的路上,明成祖追封他为“功漕神”,清乾隆皇帝勋封为“永济神”,光绪皇帝勋封为“白大王” ,明清两代为他建庙立祠,广颂业绩。

戴村坝我国水利史上的一大壮举

戴村坝在《辞海》、《中国水利志》均有载。该坝位于东平县境东部大清河与大汶河分流的地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坝分三部分。从南向北依次为:主石坝、太皇堤和三合土坝。三部分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互为利用,互为保护,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独特布局。最南端的主石坝呈南北向长443米,自身又分三段,北边一段叫玲珑坝,中间一段叫乱石坝。南边一段叫滚水坝。滚水坝在三坝中最低,它的作用是在汶水开始上涨、小汶河河水位超过安全界线后向西漫水,以防小汶河决口。北边的玲珑坝比滚水坝高0.1米,中间的乱石坝又比玲珑坝高0.2米。随着汶水水位的升降,三坝分级漫水,可调蓄河水储量。据水利部门测量,“三坝”先后漫水的数量与大汶河洪水的流量及小汶河的过水是互相协调的,因而既保证了小汶河持续供水,又能排洪防溢。坝的建筑形状略成弧形,弓背向着迎水面,增加了坝的预应力。为保证跌水坡与坝基的安全,又在坝的跌水面修了一道缓冲槛,水经缓冲槛而缓速,减轻了对坝的冲击力。整个大坝为石结构,重达1吨至6吨以上的巨石,镶砌得十分精密,为防止洪水冲塌,石与石之间采用束腰扣榫结合法,一个个铁扣把大坝锁为一体,固若金汤,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戴村坝和其配套南旺枢纽工程以漕运为中心,相继兴建了疏河济运、挖泉集流、蓄水济运、泄涨保运、防河保运及增闸节流等一系列的配套工程,有效保证了大运河600年畅通无阻,不仅为明、清两代漕运和南北物资文化交流发挥了关键作用,也为济宁、东平等运河两岸城镇经济、文化带来较大繁荣。

戴村坝三位一体,相互配套的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在当时经济比较落后、科学技术还不发达、无精密测绘仪器的时代是非常惊人的。设计之巧妙、造型之美观,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大壮举。虽历经数百年,任洪水千磨万击,今仍铁扣紧锁,岿然不动。这充分表现了以白英为代表的我国劳动人民对治水有着巨大的力量和无穷的智慧,连自称通晓水文的清康熙皇帝也不得不叹服:“此等胆识,后人时所不及,亦不能得水平如此之准也。”民国初年,美国水利专家方维,亦十分敬佩地说:“此种工作,当十四、五世纪工程学胚胎时代,必视为绝大事业,彼古人之综其事,主其谋,而遂如许完善结果者,今我后人见之,焉得不敬而且崇也!”


白英设计修建的的戴村坝枢纽工程被称为“北方的都江堰”,这仅仅从经济角度考虑,其实从环保角度考虑,戴村坝枢纽工程根本不能与都江堰媲美,都江堰时为民造福的灌溉水利工程,他与自然界是和谐的,而南旺枢纽工程是为了保运输,与民争利,人为地破环水系的流向,破坏大自然的和谐,恶化了运河沿岸的发展环境,大运河的断航,不是因为津浦铁路的通车,而是环境恶化的结果,今天恢复运河运输,以此为鉴,用现代科学手段和方法对这套工程加以系统研究,为解决南水北调及其通航等问题规划科学的方案。

因白英一人的智慧成就一个地名,戴村坝因运河而生,因白英而名,戴村坝也成为大汶河上重要的地点,把它作为大汶河与大清河的分界点。在原坝台上建有“白公庙”、“将军庙”、“龙神庙”,并立碑六座:其中有东平州戴村坝碑、光绪三十年窦公堤碑、光绪三十年重修戴村坝碑、特用清军府前知陵县事许公表颂碑、中华民国二十二年重修戴村坝碑以及建国后重修戴村坝碑。戴村坝分水枢纽在中国运河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整个京杭大运河的“心脏”,为汶河一大奇景,是泰安和鲁西南游览胜地之一,沿大清河直通东平湖水浒旅游区,用黄金水道把两者串联起来,在戴村坝建立起运河博物馆,吸引更多的游人前来旅游。喜欢东平生活网的文章吗?喜欢的话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订阅:【点击右上角的“...”分享到朋友圈。】【如何快速订阅?点击标题下面的 “东平生活网”可直接订阅哦!也可以搜号码-输入“东平生活网”-关注或者在“扫一扫”中扫描二维码关注即可】【如何查看东平生活网的更多好文章?点击右上角的按钮-查看官方账号-查看历史消息】。http://www.dongpingren.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4/05/181016z7cyrmsk7sg8y864.jpg



平湖广场 发表于 2014-4-11 15:36

学习见识了

笑为红颜 发表于 2014-4-12 11:25

{:soso_e179:}

白佛山车神 发表于 2014-4-22 11:12

笑为红颜 发表于 2014-4-12 11:25


原来这么牛啊

笑为红颜 发表于 2014-4-22 11:31

白佛山车神 发表于 2014-4-22 11:12
原来这么牛啊

{:soso_e132:}{:soso_e132:}

笑为红颜 发表于 2014-4-22 11:31

白佛山车神 发表于 2014-4-22 11:12
原来这么牛啊

{:soso_e132:}{:soso_e132:}

笑为红颜 发表于 2014-4-22 11:31

白佛山车神 发表于 2014-4-22 11:12
原来这么牛啊

{:soso_e132:}{:soso_e132:}

笑为红颜 发表于 2014-4-22 11:31

白佛山车神 发表于 2014-4-22 11:12
原来这么牛啊

{:soso_e132:}{:soso_e132:}

陈美女 发表于 2014-5-3 07:22

笑为红颜 发表于 2014-4-22 11:31


;P

dpfenglin 发表于 2014-5-19 20:53

我一次都没有去过

雪亮透视镜 发表于 2014-5-29 16:15

厉害

雪亮透视镜 发表于 2014-5-29 16:17

厉害

雪亮透视镜 发表于 2014-5-29 16:17

厉害

东张西望 发表于 2014-9-10 20:32

顶顶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毛泽东为什么说咱们东平的戴村坝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