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文化资源产业化快速推进
近日,东平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罗贯中纪念馆相继奠基,总投资5000万元的东平县博物馆建设、投资8.2亿元的水浒文化产业项目一期工程相继开工,文秀大剧院、东原艺术中心等14个文化产业项目顺利实施,加快了县域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快速转变。东平县提出建设“经济文化强县”的发展目标,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推进为总抓手,创新机制,培育品牌,大力实施文化产业带动战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相继开工建设了一批投资额度大、辐射带动性强的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全县文化产业发展蓬勃兴起。
东平县立足地理和资源优势,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围绕水浒文化、古运河文化、佛教文化三大品牌的打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两城三区”文化产业园建设的发展规划。“两城”即突出州城千年古城、历史文化集成的优势,打造古城历史文化产业集聚城,重点建设“一城一街”。“一城”即将州城按宋城原貌规划建设,重现千年宋城厚重的历史风姿。“一街”即将州城桂井子街集中打造成宋文化一条街。同时,加强新城建设。“三区”一是白佛山文化产业园区。在白佛山景区中轴线向南至大清河规划建设东平文化产业园区,重点建设博物馆、图书馆、文秀大剧院等项目。二是水浒文化产业园区。充分整合水浒文化资源,以重拍80集《水浒传》为契机,重点建设水浒古镇、水浒影视基地等项目。三是运河文化产业园区。在深入挖掘大运河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运河文化优势,重点建设“一带、两区”运河文化产业园区。“一带”即以运河水系框架为支撑,建设“人文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带”,着重抓好运河沿线景观文化项目建设;“两区”即以古州城为支点的“运河文化古镇保护复原区”和以戴村坝为支点的“戴村坝运河文化遗址游览区”,使全县分散的文化资源变成实实在在的项目区和产业带。
为破解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资金不足等难题,我县采取强化招商引资、政府引导、搭建融资平台等方式,吸引多种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水浒古镇与影视基地项目由北京无国界影视传媒公司投资8.2亿元建设,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新型文化产业聚集区。今年,我县规划建设的14个文化产业项目都是通过市场化运作投资建设的。同时,突出政府引导,从2009年起,我县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担保公司的平台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吸引信贷资金、民间资金进入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安排一定政策性贷款用于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对新办文化产业项目发放优惠利率贷款或与财政资金相配套的贴息贷款,从而在一个更广阔的领域构筑起新的发展平台。目前,全县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事业单位发展到420多家。上半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亿元。 {:6_195:} {:5_12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