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总三十一、宿城故城所属汉墓群
宿城故城所属汉墓群即分布于古宿城(今宿城、焦园等4个自然村)周围的汉墓群,迄今为止,共发现有大小汉墓近300余座,在汉代文物考古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宿城,为东平境内古故城之一,也是国内有名的古城遗址,为我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宿城在西周时为古宿国治。《左传》载,鲁隐公元年九月,隐公和宋即今盟于此;庄公十年三月,宋灭古宿国,战国之际属于齐邑,宿地设无盐邑。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汉宣帝封其子刘宇为东平国思王,“宿为王城”,东汉光武帝刘秀封其八子刘苍为东平国宪王,宿亦为王城。三国初曹操又封其子曹徽做东平国国王亦初都宿城,宿城故城周围分布有如此众多的汉墓群,决非历史的偶然。
宿城故城所属汉墓群有赵桥、焦村、于寺、石马、王村、金山、芦泉、大洼各汉墓群和虹桥、井苍、古台寺、护驾村、李范村、无盐、一担土、大井各汉墓群以及东平县城内汉墓群,这些汉墓中有的仍有高大的封土堆,有的是近几年来施工或建民房动土时发现的,有的汉墓已被损坏,但在以前的文物普查中已有登记。现依据以前文物普查和近几年新发现的资料,在此分别将宿城故城所属汉墓群介绍如下。
(1)虹桥汉墓:位于宿城虹桥村南200米处,民间传为“皇姑坟”。封土今已无存,墓区内有汉代墓砖,97年在墓区内发现几座小型汉代石墓被毁,出土有鹤纹铜镜、铜灯台和五铢币陶罐等。墓区内还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遗址,曾采集到标本有磨光石镰和陶片等。其西为赵桥汉墓群。
(2)赵桥汉墓群:位于赵桥村东北300米处白佛山前台形地上。现存汉墓1座,封土堆直径80米,高8米,夯土层明显,97年初在墓顶上发现有一深5米直径1米的盗洞,墓室已被盗,后复填土,墓室结构不详。在“文革”中,墓南曾出土中型石室墓,葬品有陶壶、陶灶和铜带钩、铜车马饰件以及涂洙陶耳杯等。其西为焦村汉墓群。
(3)焦村汉墓群:在焦村北白佛山前山坡地上。现存有墓两座,皆有高大的封土堆,左右排列。西墓封土直径60米,高7米,上积满碎石、植有柏树;东墓封土直径110米,高19米,周围尽是乱石,植柏树,夯土层不甚明显,原来文物普查资料中定为汉墓。近几年来,在其墓前大面积内曾发现20余座小型砖室或石室墓,葬品有陶罐、陶壶、五铢币、汉白玉猪等。其西北为于寺汉墓群。
(4)于寺汉墓群:分布于于寺村东和村南,村东汉墓群在白佛山西麓山坡地上。现有墓1座,封土堆直径30米,高3米,夯土层明显,其墓西、南原有两座封土堆墓,“文革”中皆被平掉,未触及墓室。墓南在前几年打井时发现1墓,为砖室墓,墓复封土,墓室结构不详。村前原有两墓,也被平掉。另外,在于寺村东封土堆之南(汉画像石墓之东)近几年也时常发现汉代“石匣墓”,葬品不详。于寺汉墓群之北为石马汉墓群。
(5)石马汉墓群:在石马村北、村南。村北的一座,今存封土堆直径60米,高6米,夯土层明显,墓室不详。村南“金牛农场开发区”施工时发现墓葬多座,距地表3米,其中一座被打开,为汉画像石墓。其东一墓内还设有“元始四年”题记石柱,为西汉晚期墓葬。此墓疑为原被平掉封土堆墓中的一座。在该画像石墓南还有几座小型墓内出土有汉代铜剑格、铁剑、陶罐、五铢币等,为东汉墓葬。据当地群众反映,石马村北(王村村南)原有墓18座,封土堆大小不一,在“农田基本建设”时皆被毁掉。墓室多为砖、石结构的“四合房”式,出土有陶灶、釉陶壶、陶罐、铁剑、五铢币、陶质动物模型等,有的墓室内还散置有较多的玉衣片。据此分析,此类墓已早年被盗。另外,墓砖很大,有的重四、五十斤。73年文物普查时有省、市专家考证为汉墓群。石马汉墓群北为王村汉墓群。
(6)王村汉墓群:在王村前后村边。今存封土堆墓两座。村南1号墓封土堆直径40米,高14米,夯土层明显,墓室早年被盗开,从盗洞口看为大型石室墓,墓室结构不详,盗口内东壁上有汉代隶书题记。村北2号墓封土堆高12米,直径60米,夯土层明显。封土质为灰白淤积泥,较为少见。墓室不详。据当地群众反映,该村周围原有封土堆墓多座,有的为大型砖室墓,有的内有壁画。墓内葬品有玉衣、陶锺、红釉陶壶等,其它不详。墓多在“文革”中被毁掉。王村墓群北为金山汉墓群。
(7)金山汉墓群:在梯门乡金山村西南芦泉山之前,原有封土堆墓两座,皆在“文革”中扒掉。今仅存地上墓室一个,由大型石板拚凑合成,墓口向南,无壁画和画像石,长2.5米、宽2米、高1.8米。葬品不详。据群众反映,该墓西南30米处原有一高大封土堆墓,扒掉时见为石室墓,内有壁画,葬品有陶狗、陶鸡等动物模型。金山汉墓群西南为芦泉汉墓群。
(8)井仓汉墓:在东平镇井仓村东,属于山间平原地。此墓是在维修肥东公路时发现的。墓室为石砌覆斗式顶,有中室、后室呈“T”字形墓。高2.8米,无壁画和画像石,内葬品有四?规矩铜镜、五铢币、陶灶、陶罐等。
(9)古台寺汉墓:位于宿城故城东南(今东平镇)古台寺村。没有封土,系当地群众于1982年整地时发现。墓口距地表0.4米,墓室有中、后及左右耳室,?顶,全高1.9米,有盗口。墓内出土一些陶质车马具模型及陶壶、罐和其它陶器残件等。当时墓内积水较多,未全面清理。墓内有壁画,内容有狩猎图、车马出行图、花卉图案等。
(10)护驾村汉墓群:位于宿城故城东(今东平镇)护驾村西,属于平原地带。根据原来文物普查资料记载,原有封土堆墓10座,上植有柏树。封土最大者直径32米,最小者8米;最高者15米,最矮者1.5米。夯土层明显。“文革”中被扒掉。今有两墓残存一部分封土。其中一墓为砖室墓,穹隆顶,墓道向南,有前室、后室和左右耳室。葬品有陶壶、陶案、陶灶及铁剑、铜镜、铜带钩等,其它不详。据说村南也有封土堆墓,具体内容不详。护驾村汉墓群向东为李范村汉墓群。
(11)李范村汉墓群:在该村东北青峰山山凹内山坡地上。现存封土堆墓3座,呈“△”形排列。三墓封土堆直径40—80米,高3—10米,夯土层明显,上植有柏树。墓室不详。在该墓区内“农建”时发现过许多石结构墓,葬品有陶罐、壶和陶动物模型等。另外,在3号墓南小桥上还有一块画像石,首端为双鱼图案,墓区内地堰上村庄附近还残置有不少画像石。该墓群向东为无盐汉墓群。
(12)无盐汉墓群:在无盐村东100米处,龙山之阴山坡上。原有墓两座。相距20米,封土堆高大,现已无封土,无发现墓室。但在“农建”时此处挖出了许多大型石室墓,有的为画像石墓,部分画像石在当时收入县文物馆。出土葬品有陶灶、陶仓、陶壶、陶罐等。另外,在无盐村西北处原有高5米直径6米的残存封土堆之墓,当地群众反映原有石人、石马等,皆被毁且被毁年代不详。据光绪版《东平州志》载:“汉东平思王墓,县治东故无盐城东北三里”。东平思王即西汉宣帝之子刘宇,当时被封为东平国思王,《资治通鉴》、《前汉书》等史书中有记载。今无盐村南为周汉之际的无盐故城址,即战国“齐王后无盐钟离春之私邑”(该汉墓群和李范村、牌子等村汉墓群亦可属“无盐故城所属汉墓群”之列)。清代诗人王士祯曾有“过东平思王墓诗”一首:“东平几驿是咸阳,松柏依然指故乡。帝子不须还怅望,汉家陵阙久凄凉”,可见清代思王墓依然还存。至于该墓群中思王墓在何处,有待今后考古发掘。
(13)牌子汉墓群:在龙山前无盐故城东。据当地群众反映,盖房、挖地瓜窖时曾发现多座墓葬,有的为画像石墓,内容不详。
(14)一担土汉墓群:位于故城东一担土村西大皮山之前坡形地上。共有墓两座,东西相对,距100米。封土堆高大。东墓封土堆直径70米,高15米;西墓直径40米,高10米。夯土层明显。64年下大雨时两墓同时塌下深1米直径5米的大坑。两墓保存较好。在两墓周围,以前曾出土许多石结构汉画像石墓和砖室墓,出土有陶壶、灶和铜车马具、带钩、五铢币等。另在该村东有宋代“杨家林”,残存墓前石刻有石人石羊。一担土汉墓群东为大井汉墓群。
(15)大井汉墓群:在大井村东500米处,处于群山环抱之间台形地上。原有墓3座,均有封土堆。当地村民整地时扒掉。其中一墓为石室墓,有中室和左右耳室,?顶,出土有陶壶、灶、仓和铁剑、铜镜、五铢币等。今残存一封土堆墓,直径8米,高2米,墓室不详。
(16)东平县城内汉墓群:发现于整个县城内。近年来施工动土时经常发现许多大、小型汉墓近百座。有“石匣墓”、小型砖室墓、汉画像石墓和壁画墓,以小型石、砖室墓居多。距地表2—5米不等。其中麻纺厂、邮电局等处为汉画像石墓,当时皆遭损坏,内容不详。东平县人民医院曾出土有10余座小型“石匣墓”,葬品有陶罐、陶灶、陶仓、陶动物模型和铁剑、铜镜、银戒指、五铢币等,二棉厂、面粉厂汉墓内曾出土大型绿釉陶壶、黄釉陶罐等。在县城内只要建设施工,大多会发现汉墓,可以说县城是一个大的汉墓群集中地带。
宿城故城所属汉墓群为东平县境内较为集中的汉墓群之一。从墓的座落位置来看,大多是傍山而建,符合汉代“依山建陵”的丧葬特点。从已发现的墓室结构看,多是模仿现实生活的房屋形式,如规模较大的“四合房”式墓室。墓室上不但有高大的坟丘土堆,有的原有墓旁还建有祠堂和墓阙。例如北桥宪王陵,汉章帝就曾两次“幸宪王陵,祠以太牢”(《资治通鉴》)。这些都符合汉代丧葬的特点。而一般的小型墓、贫民墓,如“石匣墓”等,则结构简单,没有高大的封土,仅在墓内随葬几个陶罐或一些钱币。按汉律规定,刘侯坟丘高4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等差。此故城周围汉墓群中有高大封土堆者几十座,还有许多精美的葬品出土,足以说明在汉代东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