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流经东平
自元代开通由东平至临清的会通河后,京杭大运河流经东平。东平为漕运要枢,历时600余年。江淮一带的漕粮每年400万石皆取道于此运往京都。运河沿岸集镇商旅云集,店铺遍布。河道上下,白天船只云集,往来不断,樯桅林立,船帆蔽日;夜间桅灯高挂,渔火满天,人们把这一壮观称“会河帆影”,为东平旧八大景之一。元朝时期,为沟通南北大运河,进行了大量的建设工程。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为解决江淮水运不通,命兵部尚书李奥鲁赤等自任城开渠达于须城(今州城)安民山,计150里,这一段为济州河。汇汶、泗之水于金山坝,经天井闸分流南北。其西北流到须城安民山,出大清河由利津入海。后因海口沙淤,船运受阻,加之陆路困难,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又遣礼部尚书张孔孙、兵部尚书李处巽同漕运副使马之贞等,自安民山南开河,经袁口、安山闸、寿张、张秋、东昌(今聊城)至临清到达御河,计250里。这一段为会通河。同时,沿河建闸31处,以控水流。自汶上袁口入东平境,经安民山西南寿张集、至沙湾出境。后因水源不稳定,水浅河窄,不胜重载。故漕粮北运仍以海运为主。元末竟废弃不用。
明代,循元代运河故道,对局部河段进行改善疏浚,使运河上下畅通。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决原武(今郑州北)黑阳山,由郓城西河口漫过安山湖,会通河遂淤。漕粮由江淮运至原武,再由陆运卫辉入河,劳资昂贵。永乐九年(1411年),济宁州同知潘叔正上书永乐皇帝浚之会通河通漕。永乐答允,命尚书宋礼及邢部侍郎金钝、都督周长发率山东六郡15万人夫疏通了会通河。宋礼采纳汶上白英老人的建议,筑戴村坝,遏汶水三分南流经汶上入南旺湖,建闸21座。七分北流,接济会通河,建闸17座。南北分流济运。又因袁口以北元运河被淤,安山、寿张等闸频受河患,乃由袁口北,运道东迁,循金线岭东,又北经靳口、安山镇(今大安山)、戴庙西,北达于张秋。自张秋南至袁口,新开运道120余里。西距元寿张运道30余里。明运河南自靳口入东平境,经安山入东平湖,至戴庙出境,长30公里。
清初,实行海禁。南粮北运主要依靠大运河运输。嘉庆元年(1796年)以后,运河逐渐失修,不能全线通航,每年北运漕粮不过10万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漕运终止。 东平的古文化真有意思,要好好学习 什么时间能恢复到当年景象就好了
页:
[1]